绿色转型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

2022-03-02

图片

图片
吴丰昌: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专家观点:

环境基准与标准是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科学依据,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石、尺度和根本,科学合理的环境基准与标准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人体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源自吴丰昌院士的一段话




访谈



吴院士您好!

1.问:您刚参加了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年的会议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与以往有何不同呢?

吴丰昌:在本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高水平”与“科技自立自强”两个关键词为中国下阶段创新发展划出重点,首次为“科技自立自强”加上了一个重要定语——“高水平”。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高度。用“高水平”来修饰,意味着“科技自立自强”内涵正向更深层次升华。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这三个字既是要求、号召,也是鞭策、激励。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高水平创新人才是关键。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2.问: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目前,全球已有 120 多个国家以不同方式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全球范围碳中和共识的形成,代表着什么?“碳中和”目标对我们环境科学研究领域,意味着什么呢?

吴丰昌:首先,全球范围碳中和共识的形成标志着传统工业时代的落幕,一个新的绿色发展时代开启,我们已然进入绿色转型时期。在发展中国家看来,因为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的排放太多,所以他们应该履行历史责任,承担大幅量化的减排指标,这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大家对减排的认识。十年过去了,现在全球形成碳中和共识,不仅发达国家提出了近零碳排放,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提出碳中和。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认识一去不复返,经济发展理念已然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其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除了对能源结构、产业机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外,也会给传统环保领域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绿色转型时期,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这意味着需要制定有更加精准有效、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标准,通过更加严格的标准倒逼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绿色化水平,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共促进的结果。另一方面,推动绿色转型离不开科技创新,需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加快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减少相关行业对资源能源的使用和浪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3.问: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这其中需要“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气候变化、人类健康”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研究息息相关,这对我们的环境学科发展,学科研究新方向会有何推动呢?

吴丰昌:“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国际聚焦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在环境科学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中,以环境与健康一体防控(One Health)的理念将融入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以健康风险防控为导向的环境基准与标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聚焦污染防控技术、安全阈值理论、环境暴露、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影响机理、防控对策等几方面研究将会成为环境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此外,为适应新时代和新发展的需求,加强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风险防控和人居环境研究,完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十分必要。

4.问:您曾提出,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应当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究竟是什么?

吴丰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对科技创新提出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方向。生态环境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科学精准的环境标准/基准则是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环境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评价、预测和控制环境污染的科学依据,其根本目标就是保护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及环境功能。所以说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意味着环境中污染物浓度超过了人体可接受的最高水平,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即被突破,健康将受到威胁。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惨痛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5.问:我们国家在2011年成立了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您一直担任实验室主任的工作,您提出:环境基准是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科学依据,它是国家环境保护的“ 家底和底线”,对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合理的环境基准体系是实现有效环境监管和环境保护的基础。那么在绿色转型时期,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基准体系、环境基准研究是否会有新的重点内容?

吴丰昌:我们实验室主要做两件事:环境基准和风险评估。标准是发令枪和指挥棒,环境基准是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风险评估是国家的环境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标准管理的经济成本往往比较高,不可能把所有的污染物都列入到标准中,大量的污染物要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将风险或者说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绿色转型时期,环境基准研究同样需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我国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对于大气质量基准和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其次需进一步强化基础数据,建立能够支撑我国环境基准研究的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平台;最后需要基于风险评估,开展目标污染物的筛选甄别和优先排序,同时积极开展新污染物,如全氟化合物、抗生素、微塑料等研究,加强新污染物的风险防范与治理。这对完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也有一定的帮助。

6.问:您在一篇文章中曾讲到,环境风险管理是国家重大需求。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会议强调:“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什么?对于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是否会有新的应对?会涉及到哪些问题呢?

吴丰昌: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 通过降低环境质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从而能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产生损害的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是“十四五”时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仍然没有根本改变,重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仍然是威胁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态环境权益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建立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是从国家层面通过系统化地制度体系,设计统筹考虑解决环境风险问题, 保障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安全,需要系统地考虑环境风险防控的主体、对象、过程、区域等要素, 以及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基准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等保障和支撑措施,处理好风险防范与应急、研究与实践等多方面的关系。

新时期,根据我国环境风险防控的需要,应继续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基础研究,并选择典型区域、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应加强健康风险的基础性研究,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群特点, 尽快开展我国典型人群的暴露参数与区域健康风险评估与调控研究, 选择典型污染物在重点区域开展试点。

7.问:在今年的院士大会中,习主席有一句话备受大家的关注,“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您如何看待这两个加快呢?

吴丰昌: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头。只有能够率先发现基础科学规律、开发应用前沿引领技术的国家,才可能随之形成引领性、带动性强的战略性产品和战略性产业,掌握巨大的经济优势与持久的领先优势。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次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因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过去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竞争格局中,世界主要国家围绕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在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础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加快打造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8.问:目前,您和您的科研团队的科研动态能给我们介绍下吗?

吴丰昌:我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基准和风险评估,在环境基准研究方面,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水生生物和营养物基准理论技术体系,形成国家环境基准基本制度,支撑了国家环境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在风险评估研究领域,我们系统开展了新污染物、化学品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首次发布国家人群暴露参数,支撑了国家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建设,在国际履约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围绕环境调查、监测和污染治理,研发了系列核心技术与产品装备,在全国重点地区和典型行业得到推广应用。

9.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早已印入大家的心田。在我们的绿色转型时期,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环境科学研究,您最想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吴丰昌:绿色转型时期,碳中和目标下,依然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亟待破解的污染治理问题、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目标,都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科学研究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同时在高标准、高要求下,也会为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快环境学科转型和环境科技创新的进程。

强化环境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环境保护决策水平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

在绿色转型时期的发展要求下,社会力量必将更多地投资以及参与绿色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绿色科技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将得到有力推动,形成更多学科优势显著的研究基地与创新团队,并在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搭建更为开放的绿色科技实验研究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战略联盟平台,最终形成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产业融合,彼此促进、彼此发展的新态势,为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新时期,我们希望看到环境科研创新成果能够在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中起到更为凸显的作用,能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产业发展的过滤器、优化营商环境的净化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团队介绍

图片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国家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开展适合我国环境特征和污染防治需要的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为我国环境保护标准、政策法律制定和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和系统解决方案。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质量演变与污染成因、环境基准与标准、环境风险评估与污染防治。


分享